发布时间:2020-04-03 作者:无锡哈特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点击次数:2621
1月10日,东引运河流域樟村断面水质提升会商会在黄江镇召开,对樟村断面上游水质达标决战行动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报,提出存在问题,部署接下来的主要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2019年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在樟村断面上游流域共出动执法人员39627人次,检查企业18936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420宗(其中查处偷排、直排、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174宗),查封、扣押251宗,停产限产14宗,依法责令停业、关闭企业5家,罚款金额约1.7亿元。
东莞市副市长喻丽君、市政府副秘书长卢汉彪、调研员冯彬,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城建局、市交投集团、市水务集团分管领导;市东引运河现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市环保产业中心主要负责人;第四标段决战督导组和第五、第六标段决战督导组副组长及科级成员;大朗、常平、黄江、桥头、企石、石排、茶山镇分管领导和治水部门负责人;东引运河樟村断面综合治理工程(污水管网完善工程)第四、第五、第六标段施工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东引运河现场指挥部通过PPT展示督导过程中发现的水污染问题,多镇河涌存在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污水直排河道严重,排污口、网管溢流的情况。
市城建局、市水务集团、各镇针对自身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工作进展以及工作建议作情况汇报,参会人员对问题进行讨论发言。其中指出,黄江镇在企业雨污分流改造方面存在问题,该镇前期大部分工厂已实施内部雨污分流改造,因部分次支管网覆盖不到位,造成部分工厂污水无法接入管网,现仍用合流管形式排入市政管网,建议“大兵团”作战中标施工单位,在管网查漏补缺施工过程中,直接将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工厂出户污水支井接入污水管网,加快推进工厂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排放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从源头管控,避免污水流入河道。
喻丽君强调,施工单位要确保如期按质完成包括截污管网在内的水污染治理各项工程,施工情况要及时更新上报,市东引运河现场指挥部及各镇街要紧盯工程进展,监督工程质量,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各镇街对照治水任务清单,梳理工作重点,继续紧密排查排污口,完善污水处理厂管理,解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强工业管控,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重建企业遵纪守法、按规排放的秩序,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防治“散乱污”企业反弹回潮,经与相关部门研究,计划建立“散乱污”企业长效监管机制以及建设“散乱污”预警监管平台,将大数据应用到“散乱污”整治中,通过调度市场监管、供电、供水等部门有关管理信息进行归集、分析,实现对“散乱污”智能预警,形成自动分派巡查任务给基层核实处置(或提请部门执法)、最终上报结案的闭环管理模式,对“散乱污”进行常态化精准、高效打击,防止反弹。
同时,市生态环境局提高涉水企业的准入管控。2019年以来,没有审批过一家环保专业基地外的重点污染企业;新审批权限名录修订以来,全市共审批5个涉磷水污染项目,环境准入方面得到严格控制。
为了加强对国考断面流域的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市生态环境局在强化日常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的同时,还组织开展三大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执法专项检查、违法排污大整治利剑行动和樟村国考断面水质提升2019年百日攻坚行动。
为充分发挥流域内治污设施效益,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市环保产业中心建议提升进水水量、浓度和加强管网来水水质管理。相关部门和镇街,要加快推进截污主干管网通水工作和推进次支管网建设工作,扩大城镇生活污水收集面积,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和进水主要污染物浓度,推动调蓄池、磁混凝等设施的建设,积极应对高磷强酸等工业废水的冲击。
加强管网来水水质管理方面,要督促污水处理厂建立预警机制,加强进出水水质检测,一旦发现进水水质异常,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系统崩溃;督促市水投公司加强巡查,确保管网安全运营,及时制止将泥沙含量较大的污水排放至管网、压占损坏管网等违法行为,并向市生态环境局申请执法;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检查,不定期抽查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的出水水质,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根据国家采测分离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樟村断面水质为劣Ⅴ类,对照Ⅴ类水质目标,氨氮需削减25.9%。对比2018年同期樟村断面水质明显好转,综合污染指数下降58.4%,氨氮下降59.0%,总磷下降77.6%。